客服热线:0851-85283458 售后热线:0851-84819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 行业资讯
来源:中国建设报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报告》不仅是未来一年政府施政的“风向标”,更是各行各业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总纲领,对于以国家政策为主导的建筑业来说尤其如此。

必须强调的是,总体而言,今年的《报告》对于建筑业改革来说意义非凡;而结合行业整体发展现状,《报告》的相关内容对建筑业转型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行业改革由国家“牵头”

《报告》指出,“在稳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深入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敢于啃‘硬骨头’,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并直接提出“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让业界为之鼓舞。

经济学界认为,中国建筑业是受国家政策“溢出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货币政策松紧、固定资产投资额度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建筑业发展的好坏。因此,历年来,“建筑业”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有出现。今年,《报告》直接提出,要“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这一方面说明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地位的不断巩固,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几年的努力推进之下,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建筑业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之下发展空间巨大。在《报告》中,“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提出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紧密相连。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业不仅实实在在地被纳入了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之中,而且是作为重要推动力的角色出现的。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希望建筑业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如既往地发挥重要作用,建筑业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建筑业改革路途仍然漫长。《报告》提出,要“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从行业的反应来看,提高“工程质量”被重点提及在“意料之中”。工程质量是近年来的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都让建筑业意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要打造“中国建造”品牌,质量问题必须坚持抓。与此相对应的是,提高“设计水平”则在大家的“意料之外”。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千城一面”、“千楼一貌”问题突出,建筑设计没有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点和时代风貌,没有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建筑行业总体“设计水平”堪忧。但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设计施工分离仍然是主导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整体推进较为缓慢,多数施工企业仍然疏于申办设计资质。这也凸显了建筑企业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时隔32年后专门为建筑业出台“顶层设计”改革文件,接着又在《报告》中提出“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这一系列举措都可以明确地说明,2017年,国务院“主刀”建筑业改革的局面已经形成。

行业发展内在要求升级

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而2017年建筑业整体发展形势怎样?从2016年和2017年的《报告》中,可以略窥一斑。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2017年,基建、铁路、公路和水利投资目标相较于2016年持平,其中水利项目开工目标甚至调低了5项。作为传统产业,建筑业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国家投资增速的总体下滑必然导致行业陷入“僧多粥少”的窘境。从这个方面来看,2017年建筑业总体发展形势仍将保持趋紧态势。

而另一方面,业内人士也已感觉到,2016年,国家制定了单位GDP耗能下降3.4%以上的目标,这给建筑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工地扬尘、渣土运输治理力度加大,“花园式工地”遍地开花,更深入的影响是建筑业“精细化管理”开始被大多数企业接受,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开始成为行业转型的新方向。2017年,国家单位GDP耗能下降3.4%以上的目标未变,预示着对建筑业这一耗能大户的要求或将进一步提高。

应该看到,2017年,中国建筑业改革的总体形势已经出现了急剧改变。一是政府成为了主导行业企业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政府推动“放管服”改革,不少省份行政主管部门在地方建筑业改革中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行业发展秩序不断改善、企业改革转型意愿强烈。二是改革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伴随着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举措的密集出台,多数建筑业企业一改之前对改革“抵触”的心态,开始正视现实、调整思路、紧抓机遇,打造核心竞争力,行业改革的整体氛围良好。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2017年建筑业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制约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也将逐一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2017年或将成为建筑业深度“分化”的元年,一批优秀的企业将在改革转型中崛起,一部分“僵尸企业”将破产或被收购,“中国建造”影响力品牌将成为企业努力的新目标。